|
|
2018全球汽车论坛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一年一度的车界盛事“全球汽车论坛”今天迎来了第9届年会,来自中国和世界的政府与行业领导、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再次相聚在山城重庆,用高强度的头脑风暴,共同审视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在此,我谨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向各位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与人类历史上比较单一或者某个领域的技术革命不同的是,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是多个领域的同时联动,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革命集中爆发,整个科技生态、商业生态和社会生态都在同步发生深刻的变革,而汽车成为了践行互联网+势头最猛、最值得期待的行业。
如何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这是一个很大、也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回答,我认为就是创新。正是大量创新的集中出现引发了行业的变革,而要让这一场变革顺利往前推进,则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持续创新来保证。
首先是模式的创新,对此大家已有强烈感受。从电商到新零售、从众筹到共享,商业模式不断花样翻新。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合作模式和产业组合模式也要不断创新,比如新进入者与传统车企的融合、车企与平台运营商的整合、股比开放之后国内外车企的竞合等等,都需要创新思维。产业的重构让整个汽车产业链从原来的链状结构变成了网状结构,整车企业也都在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构建新的更加科学和高效的产业组合模式。
其次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的这一次变革浪潮是由技术变革引领的,所以技术创新理应成为关键。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再好的模式也无法发挥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能源汽车的变革能否成功,取决于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的提升能否带给人们比燃油车更好的体验,自动驾驶能否真正上路,取决于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能否真正超过人类的眼睛和大脑。燃油汽车经历了100多年的进化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技术含量,新能源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比如能源模式从混动到纯电动、到燃料电池,也许有一天进入太阳能时代,技术路线的探索一定不会一帆风顺。
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可以说是先知先觉,有了一些“先手棋”的味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很多核心技术方面,我们的基础并不厚,甚至还有不少差距。现在整个行业对于核心技术攻关的氛围似乎没有模式创新、产业整合那么浓厚、那么博人眼球,这一点应该引起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第三,产业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创新也十分重要。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不可避免地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汽车共享和无人驾驶带来的法律问题、新能源车企业的准入管理和能源政策调整问题、新能源车企与传统车企的协调发展问题、跨领域和跨产业的协调管理问题等等。当产业的边界被打破之后,管理的边界也需要重构,原来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有针对性的管理创新。只有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跟上了产业创新的步伐,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才能形成协同效应和强大的合力。
汽车的前100年作为一种无以伦比的机械产品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基本需求。在第二个100年,汽车正在升级为出行工具、娱乐载体和时尚先锋的智能综合体,人与车、车与社会的关系会发生根本改变,汽车正在成为新的社会生态的构造者,汽车产业也因此会迎来新的黄金100年。在去年的全球汽车论坛上,不少车企老总坦言,汽车行业真正的苦日子还没有到来,5年以后回想今天的市场情况会很怀念。一年来的市场变化验证了这些老总明智的预判,技术的变革并没有让市场竞争变得更温和,而是变得更激烈。
我相信,10年、20年以后回想今天所经历的一切,我们会发现这些苦日子弥足珍贵,因为我们赶上了百年一遇的产业大变革,有机会施展我们的智慧和才华去改变世界。回想起今天的这次论坛,我们也会很怀念很满足,因为我们今天小小的头脑风暴,也许会成为那双蝴蝶的翅膀,在日后演化成推动行业变革的汹涌浪潮。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侠
2016(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GAF2016)
邀请函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2016(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www.ga-forum.org)定于2016年6月6-7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届时,全球的行业精英又将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应对当下的热点问题。论坛组委会诚意邀请您能够拨冗出席论坛。
1. 权威的主办方: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打造,目的是讨论世界范围内汽车行业结构性的变化和挑战,为与会者提供对行业有影响的技术、经济、社会、贸易等方面的最新的进展,组织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政府、学者和媒体展开对话,以期形成建设性的共识。
2. 紧扣时代的主题:从世界范围看,虽然缓慢和不均衡,全球经济已开始复苏,新一轮增长可期。因此论坛以“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为主题,力图引发行业从整体战略上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机会。
3. 最具规模的行业嘉年华:上届历时两天的论坛,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行业精英与会,美国、德国、印度等多国代表团出席,78位中外演讲人、17场激烈辩论、8场新闻发布会、工业4.0研讨会、数十次双边交流活动、工厂访问以及丰富的社交活动,整个论坛充实而有序。
4. 最有影响的行业论坛:始于2010年,论坛已历6届,早在“2011中国最具影响力会议(100)排名”中就已经跻身第10位,在汽车行业的会议中排名第一。
5. 高度国际化的品牌论坛:每届论坛都会迎来百余位外籍行业同仁来华交流,上届论坛吸引到约200名外籍人士参会。今年论坛组委会将继续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力邀多国政商代表团参与本届盛会。
6. 重量级的演讲嘉宾:论坛曾经迎来了众多国际名流及海外业界精英,如(排名不分先后):
l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耶克萨
l 诺奖获得者普雷斯科特教授
l 平安银行行长邵平
l 美国前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l 英国上院院士戴维逊伯爵
l 时任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
l 时任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主席 William Underriner
l 汤森路透副总编辑,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Paul Ingrassia
l 时任福特CEO穆拉利
l 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海兹曼博士
l 本田会长池史彦
l 日产COO志贺俊之
l 丰田副社长渡边捷昭
l 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
l 时任通用副总裁Kevin Wale
l 时任现代汽车副社长吴硕根
l 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罗兰·克鲁格
l 时任观致汽车首席执行官墨菲
l 时任博格华纳CEO Manganello等;
当然,更少不了国内各大主机厂的掌门人,如:
l 时任东风董事长徐平
l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
l 北汽董事长徐和谊
l 广汽董事长张房有
l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
l 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
l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
l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
l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l 时任陕汽董事长方红卫
l 时任江铃董事长王锡高
l 力帆董事长尹明善 等。
7. 广泛的媒体宣传:GAF2015的中外媒体数量首次突破160家,中央电视台再次以共同主办身份参与,与组委会深度合作,更有多位行业媒体的资深人士首次亲临论坛现场。
8. 对您的收益:汽车行业人士不能错过的行业盛事。在汽车行业商业人脉的拓展、政策法规、行业动向、商机发掘、考察当地企业及开发区等诸方面您将获益匪浅。您的出席本身将提升全球汽车论坛的广泛代表性,使会议的讨论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期待在中国汽车名城重庆迎接您的到来!
全面放开前夜 车企应如何发展?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汽车行业保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行业结构。未来的十年,汽车产业将会以电动化、智能汽车、智能城市等为主题,对于中国来说,还将面临来自于其全球合作伙伴对于中国开放汽车产业的压力。 有着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科技及软件界的新入局者正在大胆投资汽车产业,同时也在威胁着现有的产业结构。在新环境下,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后十年中政策及行业结构会如何变革?传统主机厂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在传统技术与商业模式中寻找到最佳平衡、如何转型到电动化及无人驾驶汽车?传统汽车与新技术间如何平衡?一系列的热点话题值得深思。 6月6日,山城重庆,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现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李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就以上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产出了有态度的观点。
6月5日,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在中国重庆盛大开幕。关于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话题,依然是众多话题中的热点,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指引下,中国自主品牌如何在继续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挑战欧美主流市场? 在中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副会长赵扬的主持下,一场关于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新现状与新预期的话题吸引了无数听众。与会嘉宾包括: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凤凰卫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夏洪波、招商局集团中国外运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陈伟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总监王硕、亚仕龙(ASL)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小稚。
在汽车“四化”的浪潮中,金融业与汽车产业的结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形态。无论是新兴的整车制造企业或是零部件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合作日趋频繁。金融机构如何审视汽车产业,估值和评估遵循何种原则?被投资者如何协调自身与投资者的关系?金融机构在投资过程中又当如何选择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壹资本管理合伙人Patrick Steinemann、JFP控股首席运营官Jim O’neill、厦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雕竖在6月5日举办的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展开讨论,试图从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案例当中提炼有效信息和规律,帮助金融业与汽车产业更加有效地进行跨界融合。
|
6月5日至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组委会主办的全球汽车论坛第九届年会(GAF2018)在重庆召开。本届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汇集中外汽车行业嘉宾,就汽车行业当前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汽车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以及诸如拼车、按需服务和多模式等新的出行概念,都在改变着汽车所有权的观念。这些变化将对购车过程产生什么影响?整车企业该如何改变其销售和市场战略来应对这些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北汽股份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周涛,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楼建平,重庆市汽车商业协会会长、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敏,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宏以及美国Quarton媒体集团记者Joseph R.Szczesny展开了一场主题为“新的出行概念:对汽车经销商的销量、营销战略以及未来的影响”的辩论会。
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于6月5日-6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现数年间以及未来汽车产业的新变化、新趋势。全球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再次共同商讨应对当下的热点问题。 当下,全球一线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推动行业向电动化、自动驾驶转变以及改变出行概念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来自IT、电子和软件行业的新成员正在关键领域的未来发展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传统的汽车行业供应链将如何演变?竞争态势、行业收入和利润将受到什么影响?新进入的中国企业能否挤入全球主导企业的行列? 在“供应商视角: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供应链和供应形势的变化”主题讨论中,伟世通集团亚太业务战略与市场营销总监蔡莉莉、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中电昆辰董事长和技术副总经理朱晓章、广州市安途电器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万宇翔以及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Solutions助理编辑Michael Nash,就以上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产出了有态度的观点。
伴随技术和软件方面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汽车和智慧城市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这些技术和软件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道路通行能力和停车效率的提高,以及燃油经济型的改善和污染的降低。 然而,人们发现,在现实应用中,在广泛推行这些技术之前,还需要克服技术、基础设施和监管方面的巨大障碍。 6月5日,在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以“自动驾驶、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未来展望”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上,本田技术研究所汽车R&D中心执行董事及智能化控制开发责任人玉川裕、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华为5G车联网负责人何超、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车联网产品总监任世岩、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周令坤以及Automobility Ltd.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围绕智能汽车和智能出行的现状和未来十年的发展预期进行了交流讨论。
|